第356章 险些被取字德海_诈宋
珀文小说网 > 诈宋 > 第356章 险些被取字德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6章 险些被取字德海

  听安维轩的语气极是肯定,赵金容很是失望的说道:“听夫君的意思,难不成是半点希望也没有?”

  “姑姑你莫要听信他的。”

  毕竟赵桓是自己的亲爹,赵月奴这个做女儿的怎么能不心急,忘了三人之间尴尬的关系,愤怒的说道:“休要拿这种话来哄骗我二人,根本就是你不肯使力,不肯去救我家父亲。”

  这几日士林舆论压力大的很,现下宫里又派赵金容、赵月奴来质问来逼迫,只教安维轩心中无名火气起,“朝廷里的事情你二人不懂,更不知我的难处,难不成你二人做了寡妇才肯甘心?”

  “此行真有驸马说的那般凶险?”见安维轩使了脾气,赵金容惊问道。

  没回答赵金容的话,安维轩语气冰冷,又带着几分揶揄的说道:“你二人贵为公主,一心只想着以皇家的事来逼迫安某,却不念及安某的安危,甚至连对安某的称谓也官方的很、程式的很,语气似与外人说话一般,要求反倒是还不低。”

  听安维轩这般说,赵金容、赵月奴不知如何应话。

  安维轩很不客气的继续说道:“安某还要提醒二位公主一声,你二人的身份除了是大宋的公主外还是安某名义上的妻子,也莫要忘了这桩亲事是如何促成的,官家约束不了也无可奈何,试问有些事情连官家都奈何不了,安某又如何能奈何的了?”

  “有些事情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赵月奴犹不甘心的问道。

  “金国不肯放归你那父亲,本就是有意牵制官家,教官家有所顾忌。”安维轩直接打碎赵月奴的幻想,诛心的说道:“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家无亲无情,你那父亲即便从金国回来了,以后如何与官家相处,会不会受官家猜忌,会不会有人利用你父亲作文章,都是未知之数。”

  赵月奴使起了小性子,只叫道:“我不听,我不听,我要我家父亲回来……”

  “月奴,冷静些……”见状,赵金容忙拉住赵月奴手臂,心中更是焦虑,若吵将起来,以后将如何相处,这是夫妻的长久之道么。

  听得言语,赵月奴沉默下来。

  毕竟赵金容、赵月奴二人生在天家,见识非寻常妇人所能相比,经安维轩这么一说,二人心中也渐渐明朗,哪怕就是赵桓被迎回来,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监禁而己,甚至生命危险可能还要成倍增加。

  若不迎回赵桓,赵构免不得要背上无情无义,只顾自己享受,不念被囚禁在金国的兄长宗室的骂名,但迎回赵桓与宗室又哪是那般好迎回的。

  所以说,此次迎回渊圣的口号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说到底只是赵构为了自己声名而做的一场政治秀。

  做为穿越人士,安维轩隐隐约约记得上一世史书上记载,在赵桓死后,金国通报南宋,而赵构对此不闻不问,最后还是金人将赵桓埋在了宋陵。

  时至正午,经过一上千奔波,眼下又说了一大通,安维轩只觉得腹中饥饿,只唤道:“柱三,去问厨子,饭菜做好么,做好了便端上来。”

  “小的这便去催。”在远处听候使用的柱三忙跑来应道,又匆匆去催。

  看了眼赵金容二人,安维轩面无表情的说道:“到了午膳时辰,你二人若感腹饥便一起用膳……”

  不等安维轩将话说完,赵月奴赌气似的说道:“吃,为什么不吃,这也是我的家,凭什么不吃!”

  ……

  转眼间到了十九这日,安维轩在酒楼摆下筵席,邀请普安郡王赵瑗、礼部尚书晃谦之、吏部侍郎边知白等与自己算是相熟的友人抑或是同乡,来为自己的取字大典观礼。

  边知白、晃谦之一前一后到来,就在安维轩等候赵瑗之时,很快安维轩吃惊了起来,除了赵瑗以外,连与自己没什么干系,甚至怀疑是曾经暗中对自己下黑手的恩平郡王赵璩也来了。

  除了赵璩以外,又来了一位身份尊贵的贵客,知大宗正事的安宁郡王赵士及,安维轩忙来拜见。

  大宗正司,是为管理皇族成员的机构,知大宗正事都由皇族德高望重者担任。安维轩与这位大宗正实在是没有一丝交情往来,所以这大宗正的到来,安维轩觉得很是有些莫名其妙,甚至连赵璩也不请自来,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现下安维轩招待客人要紧,没空来想这些事情。

  不久,咸安郡王韩世忠在其子韩彦直的扶持下到来,一众人忙前来迎接作礼。狗狗古礼是遵循不了,毕竟安大人的乌纱己经戴了也有三年,这时候再冠礼便成了笑话。

  刘官人是个场面人,更是个心思通透的人,办事极有章法,直接来个化繁为简,取了最后的几个步骤,安维轩向韩世忠敬酒,取字、共贺几个步骤。

  韩世忠坐在首位,按受了安维轩的敬酒后,开口说道:“老夫年少从军,一介武夫出身,几近于目不识字,好在晚年闲居读了些书识了些字,若不然实不敢给探花郎取字也。”

  待韩世忠谦虚过后,边知白开口说道:“老王爷不惜己身,护我大宋安危,德行之高名望之重,本朝能出老王爷其右者屈指可数也,为探花郎取字自是当世之一桩美谈。”

  口称惭愧,韩世忠继续说道:“安,安稳者,维轩,维系我大宋之轩宇,国之栋梁也汝近来主持知识产权司,维系我大宋士人著作,重在一个德字,老夫愿你忠于信仰和原则,坚定不变,故而与你取字德贞,切勿忘其中之意也。”

  听得韩世忠话音落下,安维轩深腰长揖:“谢过老大人取字。”

  临时拼凑起来的观礼宾客,还有不请自来的,气氛进行的并不是那么热烈,大体按着流程走了个程式,酒席散了也便各自散去了。

  在酒楼门口送走了各路宾客,安维轩与韩彦直送韩世忠回到咸安郡王府。

  咸安郡王府门前,安维轩向走下轿子的韩世忠拜道:“老大人劳碌了一半天,身体己是乏累了,晚辈便不再打搅了。”

  心中有许多疑问,安维轩实不想在韩世忠府上停留。

  那不在邀请范围之内的大宗正赵士及、赵璩二人,实在教安维轩想不出来二人为何来参加冠礼,所以安维轩急切想去赵瑗那里问个究竟。

  韩世忠摆了摆手,“无妨,无妨,老夫还有些要与你说,随我进来罢。”

  听这般说,安维轩只得恭恭敬敬的随在其的身后,进了韩府。

  韩世忠闲谈道:“本来老夫欲为你取字为德海,意为德行如海,听说你最近要出使金国,所以老夫为寓意你德行如一,便改名为德贞……”

  听得言语,安维轩头顶立时冒出冷汗来,如果自己记得没错的话,辫子朝后期,有位极得慈禧宠信的太监便唤做安德海,最后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砍了脑袋……

  好在改了!

  就在安维轩心中思虑之际,只听韩世忠继续说道:“老夫自从闲居在家,虽屡受朝廷优待,却一直闲散如同方外人物,昨日官家派内侍寻到老夫,教老夫说服于你,让你出任那个祈请使出使金国。”

  怪不得昨日无事,原来赵构将功夫使在了韩世忠的身上,教韩世忠来说服自己。

  韩世忠接着说道:“靖康之变,二帝北狩,实为我华夏亘古所未有之耻。绍兴十二年,徽宗皇帝崩后灵柩南归,渊圣与诸多宗室仍身陷北地,每每思之仍愤懑难平,更倍感压抑,若能将渊圣与一干宗室迎回,也算是舒展了一口郁闷之气。”

  安维轩不禁问道:“那来参加冠礼的大宗正赵士及、恩平郡王赵璩,也是官家有意派来的?”

  点了点头,韩世忠表示默认,继续说道:“老夫虽不问世事,亦不在士林,但彦直与你同年,故而老夫对你的事情,多少也知道一些。

  你创办知识产权司,维护本朝士人著作版权,打击不法书商私印书籍,使你名声雀起,赢得甚多士林声望,然今次你拒绝出使金国可谓大失水准,你可曾想过会给你的士林清誉带来多大影响?日后成为他人攻击你的话柄也犹未可知。”

  安维轩又是一阵无语,不出使金国就会令自己的声望受损,如此说来声名也成了累赘。

  这时,韩世忠又含糊不清的说道:“老夫自谓平生忠勇,于江山社稷有功,然吾亦非完人,当年不识书以致积攒恶习,终害人害己,怕成吾百年之后的污点,汝要引以为戒。”

  韩世忠的这句话,听得安维轩糊里糊涂莫名其妙,但又不能不点头称是。韩世忠年轻时候做了什么有亏德行的事,只好容以后慢慢打听了。

  阳谋!

  突然间,安维轩意识过来,赵构使的是阳谋,借用士林声望来促使自己担任那个祈请使出使金,如今更将韩世忠搬了出来。

  自己还拒绝的了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pwtxt.cc。珀文小说网手机版:https://m.pwtxt.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