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五国城觐见赵桓_诈宋
珀文小说网 > 诈宋 > 第201章 五国城觐见赵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1章 五国城觐见赵桓

  第二日一早,在女真兵丁的带领或是说押解下,安维轩三人向五国城走去。在金人驻守的小城到五国城间还有一条不大的河流,过了冰冻的小河又行了数里,便到达了五国城外,安维轩左右观望,只见这五国城城外有与城墙平行的护城壕,壕宽五米左右,东门外更设有半圆形的瓮城。

  从瓮城城门进入到城池内,安维轩惊奇的发现这五国城竟有内外两重城墙,外层城墙高三米多,内墙与外墙之间有内壕相隔,内壕宽不到四米,但内城城墙足有六米高,墙基有近十米宽。

  自东门瓮城进入到五国城中,安维轩举目四下打量,只见得这五国城内与寻常的女真部落没什么两样,住的都是地窨子,在每家每户的地窨子旁边堆放着用来取暖的柴草堆,还有圈养猪牛羊牲畜的畜圈,看起来倒不像是看押之地,反倒像是寻常的村落。

  自古以来,塞外被称为苦寒之地,五国城更是处于极北,寒冷冬季里的人们都足不出户,北方人称之为“猫冬”,但听得外面有马蹄声响,住在地窨子里的人们不由纷纷向外观望,只见得有女真士卒带着三个汉人前来。

  这些从地窨子出来的人在打量安维轩的同时,安维轩也在打量这些人,只见这些人大多都己老迈,眼中虽有好奇之色,但一个个都无精打彩、有气无力,令气氛显得很是压抑。

  打量过这五国城,安维轩感到此处与自己原本想像的不一样,在自己原本的印象里,赵桓等人是应金人的严密看押之下,此番看来完全不是这般模样,金人只是在五国城外驻有人马监视,这五国城内是没有金人驻守的,城内的人也有相对的自由。

  那女真士卒带着安维轩三人穿过外围的地窨子,来到一片辗压的还算齐整的院场,在一处地窨子前,大声唤道:“天水郡公,朝廷新遣来几个人,便交由你管制了。”

  说完,那女真士卒便策着马离去了。

  “臣安维轩见过陛下!”待那女真士卒离的远些后,安维轩向着地窨子里拜道。

  “你是从江南来的?”听得安维轩的声音,地窨子里的人声音瞬间变的激动起来:“快快过来说话!”

  这时,那些原本还在打量安维轩的人,瞬间精神变的激动起来,纷纷向这处地窨子涌来。

  得了应允,安维轩推门而入,一时间眼睛适应不了昏暗的地窨子,在一阵悉索的声响中,地窨子里的人点燃了油灯,灯光先是微弱,跳动了几下后,便散发出一片昏黄的亮光来。

  借着昏暗的灯光,安维轩看清了地窨子里的人,只见此人一身青色厚绢衣,须发斑白,年纪应在五旬上下,看起来与一般老人无甚区别,唯有此时的眼神里充斥着惊讶与激动。

  再见这室内摆设,虽说简陋但绝称不上是贫寒,桌椅书架等家什一应俱全,并杂有瓷器、摆件、书画装点,惟有这地窨子空间狭小,才显得有些局促。

  见这屋内仅有这位老者又无他人,想来此人就是替徽宗皇帝赵佶背了黑锅成了俘虏,死后被追为钦宗皇帝的赵桓。

  “臣安维轩见过陛下!”这一次,安维轩依着规矩,行起了硊拜大礼。

  虽说赵桓现下是为俘虏之身,但毕竟是曾经的大宋皇帝,这礼节是废不得的。但安维轩也百感交集,虽说眼前的这个老人是接手其父亲赵佶留下的烂摊子,替他父亲背了黑锅,但北宋却是实实在在亡在他的手里。

  他接手的大宋虽然有着各种各样内忧外患,哪怕他老子赵佶压迫百姓逼民造反,但在金人入寇时,造反的百姓依旧以大义为重保家卫国,可见他赵桓只要启贤用才、积极应对防御,也不至于会落得亡国辱身这一步。

  可以说这赵桓就是自毁长城,自掘坟墓典范般的存在。

  随着进来的柱三、刘栓也是学的有模有样,行起叩拜大礼。刘栓更是激动,拜道:“奴婢刘栓见过官家!”

  见刘栓面白无须,又听得刘栓不男不女的声音,赵桓不免有些诧异:“你是随安卿从大宋来的内侍?”

  刘栓忙应道:“回官家的话,奴婢不是随安副使而来,奴婢是当初被从汴都押解来的内侍曾在韩州编管,后被发往金国皇宫听候差遣使用,前些时日病重几近濒死,被放出宫来,得安副使所救,才活得一条性命。”

  见到赵桓,刘栓激动讲激动,但还是按着原本的说词来应对。

  “快快起身!”对于刘栓的话,赵桓点了点头,又对安维轩虚手搀扶,或许是好久没有新人来,或是好久没人这般唤过他,赵桓的神色显得很是激动,待安维轩起身接着问道:“卿从何处来?如何被押赴到这五国城?”

  安维轩应道:“臣是今岁贺金正旦副使,从江南而来,被金国皇帝扣押,从而被押赴到此地。”

  “宋金又交战了?”赵桓惊道。

  “回陛下,宋金两国未曾交战。”安维轩应道,又解释道:“因金国皇帝陛下欲教臣事金,臣为保名节不敢从命,才被押赴于此处编管。”

  安维轩虽是实话实说,但也有意想恶心一下这位前大宋官家。听言,赵桓未置可否,转而问道:“我看卿如此年轻,便能身担出使要任,卿莫不是哪家要臣之子,或是亲贵家的人物?”

  “我家官人是去岁的探花郎……”柱三嘴快,应道。

  “在官家面前,休要没有规矩!”安维轩斥道。

  “果然是少年才俊,这才是我大宋男儿应有的模样!”看着安维轩,赵桓点了点头,教安维轩坐下,说道:“卿与朕说说我这一路的见识与大宋的事情,韦妃可好?九哥儿可好?”

  韦妃自然指得是韦太后,九哥是指排行老九的宋高宗赵构。

  安维轩回道:“臣去岁入宫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身体好的很,每日里持身吃斋修道,前几年双目生疾不能视物,经名医诊治一目痊癒,另有一目仍不能视人……”

  “啊……”

  听得安维轩言,赵桓惊呼出声,面色立时变得惨白,整个人从方才的激动状态转为失落之状。

  赵桓还记得,七年前也在这个季节,韦氏被金人送归大宋,自己前来相送拦在车前,哭着请韦氏回去与九弟赵构传话,自己回去只要安置在一处道观做个太乙宫主宋代安置贬庶大盘的常便便心满意足,韦后当时曾发誓,自己回去后一定争取实现你的愿望,若有失言,就让老天罚自己瞎了双眼。

  如今韦后盲了一目,岂不是预兆自己此生再也无法回到大宋,再也得不到自由之身?

  嗟叹了半响,赵桓喟言无语。

  这时安维轩向柱三吩咐道:“柱三,去将咱们带来的物事呈与官家!”

  柱三应了声,忙出去将临来时准备的东西拿来。

  看到安维轩着柱三呈上来的物事,赵桓不胜欣喜:“金国皇帝陛下每月都有供给用度,惟少笔墨纸砚事物……”

  临来时,诸多随员皆带有私觌想发笔财,安维轩看不上那些小钱,惟多带了些文房用物,此时倒派上了用场。

  经历过短暂的失落后,赵桓的心态又恢复过来,毕竟己经在北国被软禁了二十多年,多少屈辱都承受下来。

  五国城地处偏僻,极少与外界沟通,赵桓急着想知晓有关大宋的情况,与安维轩闲叙了许久,很快便到了午间饭时,赵桓吩咐人送上饭菜,与安维轩一起享用。

  虽是俘虏,但赵桓曾经的身份摆在那里,安维轩虽然对其没有什么好感,但依旧要将礼节做的齐了,以臣礼叩谢之后才与赵桓一起进膳。

  此时更令安维轩也有些吃惊,原本自己还以为赵桓如后世传说中那般在五国城里坐井观天,现在才发现赵桓的日子远没有想像中那般困苦,身边不止有内侍与厨伇侍候,还有嫔妃陪伴,更还在北国诞下二子二女。便是故去的徽宗赵佶,在病逝前也诞下有六子八女。

  这一餐饭菜在安维轩眼中看来简单,但和清苦沾不得半点边,主食是蒸熟的麦粒饭,菜是炙渍鱼、煮羊肉、炖猪肉、鸡肉与腌渍的韭菜花、野菜等素菜,此外还有自酿的酒水。

  看着侍立在一旁倒酒的刘栓,赵桓向其问道:“我记得十多年前,现下的大金皇帝未曾登基前曾遣书来与太上,求晓事能干才俊爽者宦官二人,太上曾遣内侍王佃、陈思正前往侍俸,不知他二人在金国皇宫中现下如何?”

  听赵桓发问,刘栓面上不禁现出悲色,回道:“陛下,那王佃与陈思正俱都不在了……”

  听言,赵桓叹息道:“十多年前,他二人正值壮年,不想……”

  刘栓接着说道:“回官家的话,王佃与陈思正不是病故,皆是被大金皇帝打杀的!”

  “打杀?”赵桓愕然:“那王佃与陈思正皆是聪明能干伶俐之人,如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刘栓继续回道:“金人皇帝嗜酒好饮,然每每酒后无状,发怒时莫说近前内侍、宫女连同侍卫与大臣皆不能免成其刀下亡魂。”

  听言,赵桓免不得又是一番嗟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pwtxt.cc。珀文小说网手机版:https://m.pwtxt.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